#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原標題:通知:中國醫療器械知識產權峰會2020將延期至6月5-6日舉辦!
為了給全體參會嘉賓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參會環境,經組委會決定,將原定于3月19-20日舉辦的中國醫療器械知識產權峰會延期至6月5-6日,地點仍在上??禈蛉f豪酒店。給大家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相信經過我國政府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早日戰勝此次疫情,我們也有信心在六月份給大家呈現一場高質量的峰會。大會報名通道已恢復正常,可以接受報名(文末有報名方式)。特殊時期,祝您及您的家人一切順利,身體健康!
大會主題
醫療器械行業知識產權保護
參會企業類型
醫療器械企業
律師事務所
知識產權代理機構
知識產權服務提供商
大會議程
(更新至2月14日)
發言嘉賓
(截止至2月14日)
杜建光,知識產權總監,邁瑞集團
美國專利律師。曾任Schlumberger知識產權顧問、Fish &Richardson專利律師?,F任邁瑞集團知識產權總監,管理邁瑞集團知識產權工作。擁有豐富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包括知識產權戰略規劃、知識產權申請布局、知識產權盡職調研、FTO/侵權/無效分析、知識產權風險管控、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知識產權許可談判、專利撰寫答復等。
張麗紅,知識產權部資深總監,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從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15年,攻研醫療器械領域知識產權10年,擁有中國專利代理人,技術經紀人資質。在多家大型高科技企業擔任知識產權(部)負責人,致力于為高科技企業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榮獲:2014中國杰出知識產權經理人;2016年度全國企業知識產權先進個人;2018年知產圈30位杰出女性代表。在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專利商標的申請與布局、標準專利池管理與許可、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商標品牌規劃等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曾處理多起專利侵權、專利無效、跨國企業商業秘密訴訟等知識產權糾紛;主導海內外投資、并購項目(醫療領域國內收購國外最大并購案)的知識產權工作;主導參與心腦血管植介入醫療器械、磁共振影像設備及TFT-LCD液晶顯示技術等多個重大產業專利分析評議工作。
蔣海洪,副教授,上海健康醫學院醫療產品管理專業(系)主任
執業律師,我國最早系統研究醫療器械政策法規的高校學者,上海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發起主要參與者,國家衛健委“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叢書副主編,我國首個醫療器械管理類本科專業創始人與負責人。
兼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等多家單位特聘專家或分會委員,為藥品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做演講報告百余場。清華大學醫療健康研究中心專家委員、北京大學醫療產業總裁班授課專家、復旦大學訪問學者?!渡虾=洕贰吨袊t療設備》雜志審稿人,《中國醫學裝備》雜志編委?!吨袊t藥報》約訪嘉賓,《健康報》《醫藥經濟報》專欄作者。12年醫療器械法規政策教學科普經歷,主持完成10多項重點課題,在CSSCI、北大核心、權威報刊上共發表專業文章60余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書籍5部。另外,還兼任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上海市律師協會醫藥健康研究委員會委員,是多家大型醫療器械企業的法律顧問,享有10余年行業法律服務經驗。
柏亞軍,中國知識產權部經理,西門子醫療
北京大學理學學士(2001年)和碩士(2004年)。畢業后,柏亞軍于2004年加入北京德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擔任專利代理人。此后,于2007年加入西門子,擔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首席知識產權顧問。在2015年西門子醫療從西門子獨立后,任西門子醫療中國知識產權部經理,負責公司中國知識產權團隊的管理和在中國的知識產權事務。
朱韶斌,合伙人,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
執業領域專注于科技行業,他就美國地區法院的專利訴訟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337條款調查、客戶咨詢和專利審查提供法律服務。朱律師處理涉及各類技術的事宜,包括計算機軟件、電信、智能電話、視頻處理、網絡電視及其他技術、發光二極管(LED)、可穿戴設備、機器人、3D打印及相關電子器件。他擁有在加州和紐約州執業的資格。
朱律師已經協助諸多中國客戶成功解決了他們在美國的知識產權糾紛。他的執業經驗覆蓋了專利訴訟的各個環節,包括與客戶合作制定訴訟策略,協調美國與中國團隊執行策略,進行專利有效性和侵權分析、技術調查和取證、證人詢問、馬克曼認證、訴訟文書撰寫、動議聽證、審理與和解談判。朱律師還為客戶就專利審查的各個階段進行指導,包括專利申請以及專利授權后挑戰專利有效性的復議程序。
朱律師經常在中國就美國知識產權訴訟和申辦策略進行演講和授課。他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商學院為研究生教授關于美國知識產權法的課程,還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法律課程項目教授。
在加入摩根路易斯之前,朱律師是另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專利訴訟業務的合伙人。在他法律生涯的早期,他擔任美國華盛頓西區法院John C. Coughenour法官的實習生,負責證人詢問、起草法律備忘錄以及對復雜的計算機軟件專利案件草擬法院命令書。
朱律師之前是數據系統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和世博控股(Sabre Holdings)的軟件工程師,負責開發客戶端/服務器、多層架構、互聯網和設計軟件程序的數據庫。從1994到1996年,他擔任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的法律官員,幫忙協調香港法和澳門法與中國基本法的一致性。
王寧玲, 上海代表處管理合伙人, 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
其業務涉及專利申辦、出具法律意見、盡職調查、客戶咨詢、許可及專利訴訟,主要業務領域包括化學、化工、制藥、醫療設備、半導體材料、3D打印以及納米技術。王律師在為中國公司提供知識產權組合管理法律意見、開展盡職調查、提供許可、訴訟和商業秘密保護與維權服務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她參與過多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地區法院的案件。王律師被《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評選為中國地區專利交易領域領軍人,及專利申辦領域領軍人?!禨trategy 300》將她列為頂級知識產權策略師?!禬orld IP Review》將她收錄至世界知識產權評論-領軍人名錄(中國專利領域)。
顏曉冬, 高級總監及北亞地區知識產權負責人, 皇家飛利浦
現任職于皇家飛利浦有限公司,一家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飛利浦的中國知識產權團隊作為在中國運營的跨國公司中最大的知識產權團隊之一,在顏律師的領導下,負責飛利浦在中國各個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活動。除此之外,顏律師還更大范圍地負責制定適用于復雜的企業交易中的知識產權戰略,全面審查中國創新活動中產生的發明專利申請,并與業務團隊密切合作設計和實施知識產權執法戰略。在加入飛利浦之前,顏律師曾在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擔任專利律師,并在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跨國高科技公司擔任知識產權法律顧問。顏律師畢業于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以及畢業于賓夕法尼亞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
董鳳強博士,副研究員/項目經理,北京國知專利預警咨詢有限公司
2008年7月-2015年7月,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專利審查員:審查標兵,審結700余件發明專利,裁決500余件發明專利,30余件復審申請、20余件PCT國際階段檢索審查。新審查員培訓老師、10余名新審查員帶教導師。
2015年7月至今,國知預警項目經理,代表性項目:河南富耐克微觀專利導航試點項目,HFO-1234ze知識產權評議,院士團隊“N00工法”專利挖掘布局和“超臨界火電用鋼”專利分析;清華大學“城市水污染控制”,中科院“激光顯示”和“固態電池”等專利分析項目?;鸱掋~、壓力浸出、油頁巖、聚苯醚等大型企業專利分析項目。參與三次國知局局級研究課題:化學領域的檢索策略,釹鐵硼關鍵材料的專利預警分析,專利保護與應用對營商環境的影響。發表專利檢索、專利法條釋義和熱點技術專利分析等相關文章多篇。前沿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培育策略、利用TRIZ進化樹理論進行專利挖掘布局、專利預警、專利導航、專利評議、專利侵權風險分析、專利審查常用法條審查解析和專利撰寫實務等。
張永華,合伙人, 環球律師事務所
主要從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風險防范、知識產權訴訟和反壟斷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加入環球律師事務所前,張律師曾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工作18年,任條法一處處長,深度參與了多部知識產權法律的制修訂以及知識產權多邊和雙邊國際談判工作,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其適用有深入理解。
張律師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作期間曾獲評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才;長期擔任新審查員專利法培訓教師,并曾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獲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公職律師,榮獲首屆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優秀青年;并曾擔任國家公務員局全國公務員培訓兼職教師及公共管理碩士(MPA)校外導師。
陳望東,聯合創始人/研發總監/知識產權監,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主要負責公司產品戰略及研發創新。曾有過多年跨國公司經歷并擁有兩段創業經歷,其中超過17年的工作經驗專注于產品研發及創新。他帶領團隊從零開始,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使公司成為外科吻合器領域的領先公司,形成了多項世界首創、影響力重大的專利技術,打破了目前在這一領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
宋嘉瑜,創始合伙人/管理合伙人,美國百琞(Bayes)律師事務所
在美國專利申請、客戶咨詢、專利組合管理、美國聯邦地區法院訴訟和國際貿易委員會337調查、以及專利局專利審判與上訴委員會(PTAB)的授權后無效程序等業務領域有著十多年的經驗。Mandy尤其擅長電子、計算機、以及生物醫學方面的專利案件。Mandy精通專利申請業務。她先后為十多個大客戶管理著他們的大型專利組合。Mandy還能夠根據客戶需要,將中文交底書直接撰寫成英文的專利申請,與發明人及客戶法務團隊進行中文的交流。Mandy豐富的訴訟經驗包括訴前調查,全方位主導事實和專家證人的調查取證,撰寫動議,協同權利要求解釋和馬克曼(Markman)聽證,給證人錄口供,撰寫建議判決請求,聽證,以及庭審。Mandy服務的客戶包括了從創業企業到國際化大集團在內的各種規模的公司。她的客戶遍布全球,她也經常去客戶的公司現場辦公,同客戶一起協同作戰來更高效地解決他們的知識產權問題。Mandy被評為“她智慧”2019知產圈30位杰出女性之一。Mandy經常在“律師在職教育項目”(CLE)中教授各種課程,議題涉及美國專利申請、專利訴訟、PTAB無效程序、行業標準和相關的標準必要專利問題、以及專利的盡職調查等等。Mandy曾經擔任喬治華盛頓大學(GWU)法學院的客座教授,為法學院(JD)學生教授法律寫作課程。Mandy 也長期應邀為杜克大學工程學院的學生講授美國專利法課程。Mandy還被杜克大學的創業孵化中心聘請為知識產權問題的顧問。
馮躍忠,合伙人/中國業務組聯合主席,Brinks Gilson & Lione
作為有機化學博士,馮躍忠律師曾處理過眾多具有挑戰性的案例。他將自身的技術知識用于處理復雜專利訴訟、Hatch-Waxman (ANDA) 和國際貿易委員會 337 案件的工作中,以及為客戶申請專利的流程提供指引。
作為本事務所中國業務組的聯合主席,馮躍忠律師經常與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合作。他擅長幫助這些客戶消除中國企業和其法律文化與美國本土之間的隔閡。因此,不同行業的公司都依靠他提供的幫助,以便在從識別可專利發明、制定專利申請戰略、管理專利組合并使其貨幣化到最終執行的整個專利申請流程中實現利潤最大化和降低風險。馮躍忠律師憑借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經常協助美國和歐洲公司處理在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
馮躍忠律師已幫助許多公司在超過 100 個國家/地區尋求專利保護。在準備專利申請時,他能夠超前考慮如何在全球市場中獲得一致的保護。
馮躍忠律師特別在化學、制藥、生物技術、納米技術、電動汽車、化學工程(尤其是生物燃料和生物柴油)以及電氣工程(尤其是電信和液晶顯示器)領域內擁有豐富經驗。
Brad Lane,合伙人,Brinks Gilson & Lione
一位經驗豐富的訴訟律師,他與客戶一起工作,了解并確定他們的大局目標并展望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途徑。從訴狀,通過書面發現和供詞,到動議實踐,再到審判和上訴,Brad在訴訟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身體力行。Brad了解訴訟在某些案件中具有商業意義,但訴訟并非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答案。因此,Brad還可以幫助客戶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尋求其他可替代的解決方案,從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到單方復審,以及其他爭議解決辦法調解和/或仲裁等機制。Brad與創新者、商業策略師和其他客戶人員密切合作,以了解關鍵產品、市場和商業戰略,從而將技術信息轉化為有說服力的論據。Brad處理了范圍廣泛的知識產權案件,重點在專利和商業秘密案件以及相關的許可事項。他在聯邦巡回法院上訴辯護方面很有經驗。除了美國法院外,Brad還定期與Brinks Gilson & Lione的外國律師合作,在全球范圍內保護客戶知識產權資產。由于Brad曾與國外訴訟律師合作的經驗,他能夠確??蛻臬@得實現知識產權起訴、交易和訴訟目標所需的所有資源。自2006年起,Brad被評為伊利諾伊州知識產權訴訟超級律師,2013年起被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雜志評為知識產權明星。
張曉霞,合伙人,金杜律師事務所
執業領域主要是知識產權爭議解決,涉及專利、商業秘密、計算機軟件、商標及不正當競爭等方面的爭議。張律師在處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執業經驗,得利于其工科的技術背景,在涉及機械電子、LCD/OLED顯示技術、汽車、半導體等行業的專利、商業秘密及計算機軟件糾紛案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過長期的訴訟實踐,張曉霞律師在訴訟策略制定、具體案件管理、訴訟策略實施以及許可談判方面,都有著非常卓越的表現,已代表多家國際、國內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處理各類型的知識產權糾紛,客戶對于張律師的一致評價是,“她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律師”。張律師已經代理了超過150件的訴訟案件,其中多個案件入選典型案件。張曉霞律師于2012年加入金杜律師事務所。在加入金杜律師事務所之前,加入金杜之前,在國家專利局和專利復審委員會工作過8年,從事專利審查、專利復審無效工作,并代表專利復審委員會參加行政訴訟。
葉劍媚,合伙人,金杜律師事務所
主要執業領域為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知識產權管理、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尤其在商標、商業秘密、不正當競爭、專利、著作權、域名的爭議解決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葉律師代理的客戶包括跨國企業、外國公司、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涵蓋消費品與零售、醫療健康與醫藥、化學與化工、電信、傳媒與科技、工業、制造業與交通等多個行業。葉律師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訴訟代理和維權服務,其主辦的多個案件曾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或其他地方法院當年的典型案例或十大案例。葉律師在商業秘密訴訟領域也有尤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曾主辦了全國首個商業秘密臨時禁令案,并在另一起技術秘密侵權糾紛中為客戶成功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獲得該院首個知識產權臨時禁令。葉劍媚律師在知識產權咨詢和交易方面也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曾為大量客戶提供知識產權盡職調查、起草和審閱合同、技術交易談判等服務。
程永順,主任,北京務實知識產權發展中心
曾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其中,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進行工作交流,任工業產權組組長)。是中國最早從事知識產權審判的法官之一,主審和參與審理過一大批有重大影響的知識產權案件。2003年被英國《知識產權管理》雜志評為“當今世界50位最有影響的知識產權人士”之一。在知識產權界享有較高聲望。
2005年退休,創辦北京務實知識產權發展中心,任主任,開始從事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工作。兼任: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講座教授。
Robin Ellis,合伙人,Reddie & Grose律師事務所
Reddie & Grose成立于1907年,是一家排名第一梯隊的歐洲專利和商標律師事務所。Robin是Reddie & Grose德國慕尼黑辦公室的負責人。
Robin具有英國/德國雙重國籍,2001年在Reddie&Grose倫敦辦公室開始職業生涯,2006年移居德國,在諾華的仿制藥部門Sandoz工作。在13年的任期內,Robin支持所有業務領域:從產品開發、許可到商業運營和上市管理。Robin還與諾華創新藥部門的同事一起參與了多個跨部門項目。Robin的經驗主要集中在有爭議的問題上,如自由操作實施、授權談判、在歐洲專利局提出異議、以及在歐洲和非歐洲司法管轄區推動產品上市和制定訴訟戰略。5年來,Robin一直管理Sandoz的呼吸業務,這使他進入了醫療和數字設備的迷人世界。在這一角色中,Robin為Sandoz的呼吸產品專利組合進行了訴訟,并成功地監督了第一批通用干粉組合吸入器的上市和由此引發的設備專利訴訟。
Robin在Sandoz的最后職位是全球小分子專利團隊的負責人。Robin正在擴大Reddie & Grose律師事務所在歐盟的業務,并為客戶提供歐洲專利法實際應用的各種商業經驗。
徐亮,資深律師,偉凱律師事務所(White & Case)
徐律師工作于世界知名的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他常駐于美國華盛頓特區, 竄梭在中美之間,解決客戶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問題。由于徐亮的技術背景,高超的法律技能,對客戶需求和風險的深入了解, 以及與亞洲華人社區的長期聯系,客戶(尤其是中國企業)非常信賴他。
徐亮對于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各個地方法院(district ourt)上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和專利無效訴訟有著豐富的經驗。徐亮也經常幫助客戶在美國專利局前進行專利無效訴訟。除了訴訟外, 徐亮還對客戶們提供知識產權咨詢, 包括專利和商標組合管理, 專利許可和運營等等。
徐亮的工作經驗涵蓋各個行業,包括高科技(計算機軟硬件,互聯網相關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金融科技(銀行和金融業), 以及數字醫藥(醫療設備)。在進入法學界之前,徐亮曾在多個無線和軟件公司擔任軟件架構師,技術經理,和高級軟件工程師。
徐鋒,中國及亞洲地區知識產權總監,阿斯利康
負責中國與亞洲的知識產權策略的制訂、發展與實施。過去20年來,徐鋒博士在美國與中國從事醫藥行業的工作。他為各類醫藥公司(從小型初創公司到大型跨國企業)提供咨詢服務。他成功地為客戶提供各種各樣創新藥品的知識產權系統的設計、辯護、實施和許可。他的法律經驗包括企業專利戰略發展、美國HATCH-WAXMAN訴訟、專利實施行動和專利無效程序方面等。徐博士具有美國專利律師資格(紐約州、康涅狄格州及美國專利商標局),擁有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學位和康涅狄格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王昭林,合伙人,君合律師事務所
1998年進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開始專利代理工作;后又在一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擔任合伙人;2014年7月至今,他在君合律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他曾在北京合康變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王昭林博士具有中國律師資格和專利代理人資格,其技術領域涉及機械、電子、自動控制、通信、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半導體、能源、材料、醫療器械等,其業務專長為幫助企業專利進行專利布局,向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咨詢意見,解決企業遇到的專利糾紛,并參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立。他多次受邀在國內外專利論壇和學術會議上發表有關中國專利實務的演講,并在眾多媒體和學術刊物發表文章。王博士2012年被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評為“北京市十佳優秀專利代理人”之一。2016年11月,他被著名國際法律媒體Asia Legal Business(ALB)評為2016中國15佳知識產權律師。2017 年,他被《亞太法律500強》The Legal 500 Asia Pacific 2017評為重點推薦律師。2016年—2019年,他連續四年被國際知識產權權威雜志IAM評選為全球受推薦的1000名專利專業人士之一(Patent Professionals 1000)。他還擔任多家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的專利顧問。
王朝暉,博士,君合律師事務所
在知識產權事務方面,包括中美兩國的專利、商標和商業秘密保護等,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她代表中國和外國公司處理各類知識產權事宜,例如專利申請撰寫和審查、全球專利申請策略的制定、專利池的建立、專利侵權意見書、專利有效性意見書、專利圖譜分析、專利自由實施(FTO)分析、可專利性分析、專利盡職調查、技術轉讓、合作和許可、商標和商業秘密保護策略等方面的業務。她還主導了多件專利侵權訴訟案件和專利無效案件和行政訴訟。王朝暉博士涉及的技術領域包括生物技術、制藥業、化學、材料科學、醫療器械、電子和機械工程、軟件等多項技術領域。在加入君合前,王朝暉博士曾任博欽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 LLP)上海代表處的管理合伙人。她于2005年加入博欽律師事務所,并移居上海協助開設博欽上海代表處。此外,她作為律師曾在美國世達律師事務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的紐約辦公室工作(1999年至2003年),后在Brown Raysman Millstein Felder & Steiner LLP的紐約辦公室工作(2003年至2005年)。王朝暉博士自2011年起被錢伯斯亞太評為中國的杰出知識產權律師。王朝暉博士也經常就知識產權法律事務有關的主題發表演講和撰寫有關中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文章。
肇旭,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博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遺傳學博士后,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博士后,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訪問學者。
肇博士從2008年至今一直從事知識產權的研究、教學與實踐工作,發表知識產權相關論文近20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4項,出版專著《生物技術專利授權要件研究》、《歐洲專利局化學與醫藥專利經典判例譯評》、《歐洲專利局生物技術專利經典判例譯評》、《美國生物技術專利經典判例譯評》、《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法律規制》、發表歐盟居里夫人項目報告《中歐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比較研究》。
蘇慧倫,合伙人,奧斯頓律師事務所
奧斯頓北京辦公室的首席代表,中國區業務的負責人。執業重點是有關產品責任索賠和跨境商業糾紛的訴訟、仲裁及提供知識產權糾紛領域相關戰略咨詢。蘇律師對中國客戶的奉獻,使其在2018 年及2017 年被《錢伯斯全球》(Chambers Global)評為在華知識產權外國專家。當客戶面對國際舞臺上的知識產權問題和商業糾紛時,他們依賴于蘇律師獨特的綜合性業務技能及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經驗。從2008 年加入奧斯頓至今,蘇律師的主要執業領域包括:海外投資審查(含CFIUS),境外訴訟和爭端解決,涉及知識產權、保險等領域;并通過知識產權在商業中的應用參與多起跨境融資、兼并、收購的業務。其執業地域涉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美國等國家與地區。蘇律師曾代表臺灣和中國大陸工業和科技領域的眾多公司,擁有豐富的經驗,其中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稀土制造、醫療設備、發光二極管(LED) 、液晶顯示器(LCD) 、半導體、化學品、醫療保健、娛樂和保險等。在加入事務所之前,蘇律師曾擔任一家跨國顯示器制造商的法務總長;該公司是香港聯合交易所的掛牌上市公司。在中國深圳,蘇律師曾與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公司,進行多項專利許可、商標協議與商業協議等談判。其并為在中國及其他區域的多項并購案進行談判與監督,并確保案件符合香港的相關證券法規。蘇律師過去曾在臺灣大學擔任法律研究助理,以及擔任前任臺北市長郝龍斌(Hao Long Bin)于立法委員時期的立委辦公室的法律助理。
Maaike van Velzen,關聯護理部知識產權負責人,皇家飛利浦
自2005年起在飛利浦知識產權和標準(IP&S)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她負責飛利浦關聯護理業務的知識產權事宜。此外,作為知識產權投資組合管理的負責人,她負責監督飛利浦知識產權和標準(IP&S)的投資組合活動,以及專利創造和專利收購。在2005年加入飛利浦之前,Maaike van Velzen在聯合利華擔任了9年的知識產權顧問,負責各種專利組合和與業務相關的活動,如知識產權風險評估。在飛利浦,Maaike van Velzen負責醫療健康知識產權投資組合數年,參與許可、獲取知識產權,并為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建立知識產權法規。在飛利浦任職期間,她參與開發了強大的商標、外觀設計和專利組合,并利用這些知識產權與侵犯飛利浦知識產權的各方進行跨司法轄區訴訟。她對建立醫療技術領域的趨勢和未來技術/解決方案相關的知識產權投資組合特別感興趣。她在飛利浦IP&S中引入了一些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服務,以加強知識產權投資組合管理。Maaike van Velzen擁有化學碩士學位,自2000年起擔任歐洲專利律師。
部分參會企業
邁瑞
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西門子醫療
上海健康醫學院
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
飛翰律師事務所
君合律師事務所
北京國知專利預警咨詢有限公司
江蘇愛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埃提斯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理律法律事務所
LANDO & ANASTASI
飛利浦
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環球律師事務所
柳沈律師事務所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金杜律師事務所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協湖北中心
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Brinks Gilson & Lione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
深圳市帝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昕諾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聯影醫療
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美敦力
老肯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彼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瀚匯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江蘇風和醫療器材公司
上海巍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瑞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邦健生物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樂輝
南微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sh & Richardson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
上海市浦東知識產權協會
智慧芽
超凡知識產權
漢坤律師事務所
White & Case(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
國專知識產權
強生
北京務實知識產權發展中心
阿斯利康
中派科技(深圳)有限責任公司
Reddie & Grose
中國技術交易所
拜耳(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瀚匯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北京納通科技集團
TiPLab
麥仕奇知識產權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Alston & Bird
植德律師事務所
北京三環同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恒律師事務所
華東政法大學
... ...
感謝以下單位傾力支持
注冊報名
線上報名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本次大會收取參會費用,詳情請咨詢組委會)
聯系組委會
Ben Du (杜劍彬),銷售總監
手機:15280250015
郵箱:ben.du@infotrans-events.com
Keith Fan (范尚賢),項目總監
手機:15201919656
郵箱:keith.fan@infotrans-events.com
掃碼關注大會公眾號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點擊圖片,查看專題詳情!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irectorynetsolution.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